《二泉映月》的歌词以凄美哀婉的笔触勾勒出盲艺人阿炳的悲怆人生,在月光与泉水的意象交织中构建出深邃的艺术境界。开篇"听琴声悠悠"的召唤将人引入江南夜色的氤氲,二胡的呜咽与惠山泉的叮咚形成听觉通感,月光在词中既是具象的照明者,又是命运无言的见证者。歌词通过"独坐孤舟"、"漂泊天涯"等意象层层递进,将个体际遇升华为人类共有的生存困境,琴弦上流淌的既是阿炳的苦难,也是所有被时代碾过的小人物的集体悲鸣。那些"泪眼问花"、"寒鸦绕树"的古典意象运用,使个人抒情获得文化传统的厚重支撑,而"心比秋莲苦"的直抒胸臆又突破了传统含蓄表达的边界。副歌部分反复咏叹的"二泉映月"不仅是景物描摹,更成为精神困境的诗意象征,月光映照的泉水里沉淀着千年文人的孤愤与当代艺人的血泪。歌词最终在"琴碎音绝"的戛然而止中完成悲剧升华,留下绵长的艺术余韵,使这首诞生于市井的吟唱获得了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,成为中华民族苦难记忆的审美结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