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无妄诗》以古典意象为舟,渡现代心灵之困,借“无妄”卦象为核,隐喻人世间的无常与执念的虚妄。歌词中“焚香叩首问天命”等场景勾勒出人类对命运探求的永恒渴望,而“镜花水月终成空”等意象则揭示表象世界的脆弱性。全篇贯穿对宿命感的思考,既有“乱云翻雪”的混沌动荡,也有“长灯照夜”的孤寂守望,暗喻人在面对不可控外力时,既想挣脱又不得不妥协的生存姿态。歌词将哲学追问藏于烟雨山河的意境中,通过“残碑苔痕”“枯枝惊鹊”等衰败之景,表达繁华易逝的幻灭感,却也在“风卷旧袍”的苍凉中透露出释然——唯有承认世界的无常性,方能超越对因果执着的妄念。最终以“天地无咎”作结,暗合《易经》无妄卦“无咎”之旨,阐明生命本真的状态应是顺应自然而非强求,唯有放下对绝对控制的痴缠,才能在流转的世事中获得心灵的自由。